(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经纬5月13日电 (牛朝阁)“碳中和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也只是一个里程碑。”在中国新闻社与能源基金会12日联合举办的2023年第一期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下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说。
杜祥琬表示,对能源资源禀赋的认识是影响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准确认识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是正确认识本国国情的要素,也是影响中国能源政策、能源战略的关键点,所以对于确保国家长远的能源安全、引导能源转型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意义。
杜祥琬提出,在现在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还是很重要的,在此期间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要协调互补,先立后破,构建韧性的能源体系,“新房子没有盖好,不要拆老房子。”
杜祥琬建议将“化石能源要逐步退出”中的“退出”改成“减退”。“减退是肯定的,我倒不觉得一定要退出,就是到2060年,根据我们的计算也还要保留一点化石能源,有一些工业环节可以有一点二氧化碳排放,比如20亿吨,现在我们是100多亿吨,到那个时候有20亿吨,再加上我们碳中和的能力,保持碳中和是可能的。”杜祥琬说。
杜祥琬表示,“年轻同志们还要长大,还要继续干事。碳中和不是终点,人类社会还要发展,人类社会要靠未来能源的支撑,从未来能源的角度再回头看一眼,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双碳目标的意义和历史地位,我们必须实现这个双碳目标,才有未来能源。”
谈到碳达峰、碳中和,杜祥琬认为,能源转型是做加法,而不是减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但是方向清晰。稳步由以煤为主转向可再生能源为主,这是长远的能源安全之策,也是走向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牛朝阁:niuchaoge@chinanews.com.cn) (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魏薇
【编辑:杨京川】
下一篇:最后一页
05月12日,中国海油被沪股通减持58 11万股,最新持股量为1197 02万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0 40%。
中新经纬5月13日电美东时间周五,美三大股指高开低走,盘中触底反弹。截至收盘,道指录得五连跌报33300 62
简单回答:因为时间还太短。与地球上的陀螺几分钟就会停下来不同,地球的自转受到的扰动和阻力相对要小得多
所需食材:鸭蛋、食盐、高度白酒、啤酒、保鲜袋首先,将鸭蛋洗干净自然晾干,然后把它们装进一个盆子里,在
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的名场面被制成雕像,并被马特拉齐自己买下,雕像,世界杯,那不勒斯,法国足球,英国足球,英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