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和讯投顾江涛:从 “追涨停” 到 “选价值”?_每日视讯
来源: 和讯网      时间:2025-11-02 16:41:32


【资料图】

一、对 “三步选股法” 的逻辑拆解与漏洞分析?第一步:聚焦成交额前 30 个股 —— 忽略 “资金出逃风险”?日均万亿成交额下,当日成交额前 30 的股票多为大盘权重股或短期热门股(如新能源、半导体龙头),但高成交额未必代表 “次日主攻”:?若个股当日因利好消息(如业绩预告、政策支持)放量冲高,可能已提前透支涨幅,次日易出现 “利好兑现式下跌”(如 2025 年 10 月某光伏龙头单日成交额破 200 亿元涨停,次日因行业产能过剩传闻暴跌 8%);?部分成交额靠前的个股是 “被动交易” 导致(如指数基金调仓、大宗交易过户),这类交易无持续性,次日资金承接力度极弱。?第二步:筛选放量上涨 3%+ 个股 —— 误判 “放量性质”?方法中仅强调 “放量上涨”,却未区分 “放量是资金进场还是离场”:?健康的放量上涨应伴随 “量价齐升 + 换手率温和(5%-15%)”,若换手率超 20% 且尾盘冲高回落(如某券商股单日放量涨 5%,换手率 28%,尾盘从涨停回落至 3%),实则是主力资金借机出货,次日大概率低开;?历史成交量参考存在 “时效性偏差”,如某消费股 2024 年因疫情放量下跌,2025 年正常交易时的 “放量” 可能仅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非真的 “资金抢筹”。?第三步:收盘价在 5 日线之上 —— 忽视 “趋势反转信号”?5 日线作为短期趋势指标,仅能反映 “过去走势”,无法预判次日支撑力度:?若个股连续 3 日沿 5 日线上涨,但 MACD 已出现顶背离(如股价创新高,MACD 红柱缩短),次日回踩 5 日线时可能直接跌破,形成 “破位下跌”(如 2025 年 9 月某 AI 概念股,跌破 5 日线后 3 个交易日暴跌 15%);?震荡市中,个股常围绕 5 日线反复波动,仅凭 “收盘价在 5 日线上” 无法判断强势趋势,反而可能陷入 “追涨杀跌” 的陷阱。?二、“键盘敲 51 选股” 的实操误区?动态板块筛选的 “滞后性”?用交易软件的动态板块筛选符合条件的个股,本质是 “基于当日已完成的数据回溯”,无法捕捉次日的资金动向:?例如当日筛选出的 30 只个股,可能当晚发布利空公告(如股东减持、业绩修正),次日直接低开,导致 “买入即被套”;?软件筛选无法区分 “主动买盘” 和 “被动买盘”,若个股放量是因大量散户跟风买入,而非主力资金进场,次日缺乏持续上涨动力。?“回踩 5 日线买入,不涨停就卖出” 的风险?这种操作策略看似 “纪律性强”,实则存在两大隐患:?短期波动易触发止损:A 股日内波动普遍较大,个股可能回踩 5 日线后短暂反弹,但若未达涨停就卖出,可能错过后续上涨(如 2025 年 10 月某新能源电池股,回踩 5 日线后未涨停,次日却因行业政策利好涨停);?交易成本侵蚀收益:若每日频繁买卖,佣金(通常 0.02%-0.03%)+ 印花税(卖出时 0.1%)将大幅侵蚀利润,假设每周交易 5 次,一年交易成本可能超过 10%,远超普通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三、理性投资的替代方案:从 “追涨停” 到 “选价值”?建立 “基本面 + 技术面” 的双重筛选体系?基本面:优先选择净利润增速连续 3 年超 15%、资产负债率低于 60%、现金流为正的个股,排除业绩波动大、依赖政策补贴的企业;?技术面:除 5 日线外,结合 10 日线、20 日线形成的 “多头排列”,以及成交量是否持续放大(如连续 3 日成交量较 5 日均量增加 30% 以上),确认趋势的持续性。?控制仓位,避免 “破釜沉舟”?案例中 “邻居大姐破釜沉舟炒股” 的做法风险极高,普通投资者应遵循 “仓位管理原则”:?单只个股仓位不超过总资金的 10%,避免因个股黑天鹅导致大幅亏损;?保留 30% 以上的现金仓位,应对市场突发风险(如美联储加息、行业政策调整)。?拒绝 “短期暴利” 幻想,坚持长期投资?历史数据显示,A 股市场中 “连续涨停股” 占比不足 1%,且多数为题材炒作,缺乏业绩支撑,长期持有这类股票的亏损概率超 80%。相反,选择优质蓝筹股(如消费、医疗龙头)并长期持有(3 年以上),年化收益率可达 8%-15%,远高于 “追涨停” 的短期投机收益。?四、结论:警惕 “全网首发” 的投资陷阱?所谓 “一分钟选涨停股” 的方法,本质是利用投资者 “急于赚钱” 的心理,通过 “成功案例”(如邻居大姐的故事)放大效果,却隐瞒了背后的高风险。投资市场没有 “开挂” 的捷径,任何声称 “百分百涨停”“全网首发” 的方法,都可能是吸引流量的营销话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理性的做法是:学习基础的财务知识和技术分析,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拒绝短期投机,坚持长期价值投资。若缺乏专业知识,可通过购买指数基金(如沪深 300ETF)参与市场,降低投资风险。?

X 关闭

X 关闭